搜尋此網誌

2021年2月21日 星期日

人物介紹-李潼

 李潼(1953年8月23日-2004年12月20日)本名賴西安,台灣已故知名兒童文學作家作詞人

李潼出生於花蓮,後定居宜蘭縣羅東鎮。空中行政專科學校畢業。當兵時入海軍服役,服役二年。1978年開始寫作,文體類別包含兒童文學、散文、小說、新詩、歌詞等,另外還有相關劇本、文學評論和報導文學的創作,不過最知名的還是兒童文學、少年小說的作品。

李潼年輕時受楊弦李雙澤「唱自己的歌」論調鼓舞,在校園民歌時代勤於歌詞創作,以本名發表填詞作品百餘首,以〈廟會〉、〈月琴〉、〈散場電影〉最為膾炙人口。同時開始從事兒童文學創作,以《天鷹翱翔》、《順風耳的新香爐》、《再見天人菊》三部作品,連續獲得洪建全兒童文學創作獎少年小說首獎。

1987年、1988年以短篇小說〈恭喜發財〉、〈屏東姑丈〉,獲得第十、十一屆《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同時也跨入成人小說的領域。1990年以《博士、布都與我》獲得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舊制)。

李潼致力為少年小說創作,其中以1999年圓神出版社出版十六本「台灣的兒女」系列為最力著,其他重要作品尚有《少年噶瑪蘭》、《望天丘》、《水柳村的抱抱樹》、《藍天燈塔》、《少年龍船隊》、《魚藤號列車長》、《瑞穗的靜夜》等。

李潼也嘗試各種文體的寫作,如圖畫故事書、電視劇本,評論有《李潼的兒童文學筆記》、《少年小說創作坊:李潼答客問》。作品的質與量,均為國內兒童文學作家中罕見。

臺灣書店發行的《兒童的雜誌》發刊期間,李潼是該雜誌每期卷首專欄〈給兒童的話〉的作者。《少年噶瑪蘭》一書還被譯成日文版,並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改編成電視動畫

2004年12月20日,因癌症於台灣宜蘭家中病逝,享年52歲。















人物介紹-琹涵

 琹涵(1949年2月16日),台灣作家,「琹」通「琴」字,原名鄭頻,籍貫廣東汕頭潮陽

屏東縣屏東市出生,在高雄市小港區台南縣麻豆鎮長大,台南女中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結業。

曾任國文教師,曾任教於臺北海山高中臺南白河國中。創作許多散文,作品《酸橘子》被選進臺灣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

生平

率真、坦誠的琹涵坦白的說,其創作的原動力來自「母親的期許」。

琹涵的父親,在她童年時期在糖廠工作,時常因職務調動必須帶著他們搬家。

她說:「童年最大的記憶就是在『失去』,不斷地失去熟悉的老師、同學、朋友。」

成人之後回想,童年回憶雖充滿著不安定卻也有豐富的收穫。

由於幼年的顛沛流離,母親就是她最穩定的支柱。琹涵的母親,幾乎將一切奉獻給了家庭,放棄了自己所有有可能的發展。

母親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豐富的才華,輕易地便能夠看出琹涵文章中的錯誤及缺點。

曾是「文藝少女」的母親將對生命的熱情全部灌注在兒女身上,尤其對身為老大的琹涵投資更是多。

他始終認為「老大教的好,弟妹自然會仿效」,到後來才發現每個孩子其實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母親從她很小時,就陪著她閱讀、去圖書館、教她如何使用郵購買書,全心全意栽培她向創作之路前進。於是,入小學後,琹涵開始投稿。

一直到大學畢業後開始教書,忙碌的生活幾乎佔滿所有的時間,因此這階段的寫作,比較像是為了向母親交差,並不確定自己要走上文學創作之路。

真正下定決心要創作,是在民國六十八年,琹涵弟弟考上公費留學的時候。

身為老大的她,一直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認為姊姊應該做弟妹的好榜樣,

然而因家中經濟不允許她繼續唸書,她才開始認真思索:寫作是否能成為她邁向成功的另一條道路?

於是她給了自己目標︰「一年創作一百篇文章!」。熱愛教書與寫作的琹涵,便在工作與生活之中堅持創作。

這時琹涵三十歲,是她人生的分水嶺,因為她訂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說:「彷彿內心有另一個沉睡的我被喚醒了,而那個我是勇敢樂觀、不怕失敗,充滿了熱誠和自信。」

琹涵已從教育現場退休多年,擁有更多的時間閱讀,與同學、好友聚會、談天。

現在,她覺得有一個良好個性是重要的。「在孩子求學過程中,重要的還是培養一個健全的人格,人格一旦扭曲將是社會沉重的傷害。」

寫作風格與觀點

創作文類以散文為主,並有詩、傳記與兒童文學等作品。

早期之作勵志色彩濃烈,而後轉入生活化,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呈現、生活中對周圍人事物的觀察,取材更見寬廣。

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因為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充分表現了親情、友情、師生之情,映照出澄澈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

不論寫人、事、物、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

寫作使她的人生更篤定,能夠向世界傳達出無限溫柔與關懷,積極、奮發、樂觀、進取的思想種子。

寫作使琹涵具體發揮「服務的人生觀」,使她的生命從此更有意義和目標。

作品曾被選入國中國文課本及海外僑校指定教材。






人物介紹-羅伯特·李·佛洛斯特

羅伯特·李·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一位美國詩人。他的作品最初出版在英國,然後才在美國出版。他因對農村生活的寫實描述和其以美國口語進行演說的能力而受到高度評價。他曾四度獲得普立茲獎

1874年3月26日生於美國西部舊金山。他11歲喪父,之後隨母親遷居新英格蘭。此後,他就與那塊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佛洛斯特16歲開始學寫詩,20歲時正式發表第一首詩歌。他勤奮筆耕,一生中共出了十多本詩集。他一生歷盡艱辛和痛苦,幼年喪父,中年喪妻,老年喪子(女)。成名後的佛洛斯特受聘於多所大學,經常外出讀詩和演講,「經常拖著病體疲憊不堪地回家。」他詩歌中常常出現與孤獨絕望死亡等關聯的意象如枯葉等。因此,佛洛斯特常常以凋零的玫瑰、乾枯的花朵等以喻體以映襯孤獨、悲哀、寂寞的內心世界。

佛洛斯特的詩可分兩大類:抒情短詩和戲劇性較強的敘事詩,兩者都膾炙人口。佛洛斯特的抒情詩主要描寫了大自然農民,尤其是新英格蘭的景色和北方的農民。這些詩形象而生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深受各層次的讀者歡迎。

他的詩歌語言質樸、清新、近乎口語化,但折射出真理的光輝。這與他詩歌中大量使用的比喻是分不開的。他說過:「詩始於普通的隱喻,巧妙的隱喻和高雅的隱喻,適於我們所擁有的最深刻的思想。」 他還說過:「我發現自己對詩歌還有不少談論,但其中最重要的是談隱喻,即指東說西,以此述彼,隱喻的歡欣。詩簡直就是由隱喻構成的。」

他的敘事詩一般都格調低沉,體現了詩人思想和性格中陰鬱的一面。佛洛斯特的世界觀是比較複雜的,他把世界看成是一個善與惡的混合體。因此,他的詩一方面描寫了大自然的美和自然對人類的恩惠,另一方面也寫了其破壞力以及給人類帶來不幸及災難。佛洛斯特詩歌風格上的一個最大特點是樸實無華,涵義雋永,寓意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於平淡無奇的內容和簡潔樸實的詩句之中。這既是佛洛斯特的藝術追求,也是他成功的秘密所在。

他創作了許多流傳的自然詩篇如〈雪晚林邊歇馬〉(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美景易逝〉(Nothing Gold Can Stay)、〈荒野〉(Desert Places)、〈既不遠,也不深〉(Neither out Far nor in Deep)及〈未走過的路〉(The Road Not Taken)等。






人物介紹-羅貫中(三國演義)

 羅貫中(1320年-1400年),名,字彥直,另一字貫中以字行,號湖海散人初通俗小說家,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編作者。但他的籍貫在文學界和學術界一直存在爭論,一說是東原(今山東東平,一說是太原(今山西太原) ,一說是廬陵(江西吉安),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後兩者不可確考。近年雖由於在山西省祁縣河灣村發現了羅貫中之家譜,以及個人使用的印章,但並未說明其人為三國演義的作者。據最新研究,山西太原確有羅貫中,卻是另一個雜劇家羅貫中(約1323年-約1397年),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最為可能是山東東平

關於羅貫中太原說,主要見於明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編》,其他史書不見記載。有研究說《錄鬼簿續編》不是賈仲明所寫;也有研究說《錄鬼簿續編》存在抄寫錯誤,將「東原」抄成「太原」,而且歷史上有一段時間今濟南長清為中心毗連東平的一帶正叫做「東太原」。有關他的許多事蹟多為民間傳說,因而一直以來眾說紛紜。對於太原說實有一個致命缺陷,如果羅貫中是山西人,在《三國演義》中為何對山東境內的瑣屑歷史人物如此熟悉和感興趣。有研究認為作者對「東平府」和「太原府」熟悉、認知乃至熱情的程度是很不一樣的,《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對「東原」有某種「故土」情結。

一般認為,《水滸傳》也是由羅貫中幫助整理修改的。另外一種說法是,《水滸傳》的後半部是他寫的。《水滸傳》的後半部,在一百回版本是三十回,包括了招安,征契丹和征方臘,在一百二十回版本還包括征田虎、征王慶。《水滸傳》的後半部有時也稱之為《征四寇》,比較吻合羅貫中的「忠君」思想。

羅貫中8歲開始在私塾四書五經。14歲時母親病故,於是輟學隨父親去蘇州杭州一帶做生意。但是羅貫中對商業不感興趣,在父親的同意下,他到慈谿隨當時的著名學者趙寶豐學習。

元惠宗至正十六年(1356年),羅貫中辭別趙寶豐,到張士誠幕府。第二年在羅貫中的建議下,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下康茂才的進攻。同年,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元朝俘虜,張士誠只好投降。降元後,張士誠貪圖享樂。到至正二十三年,張士誠看到蒙古人沒落,又再次稱王。包括羅貫中在內的許多幕僚都建議暫緩稱王,但是不被採納。羅貫中自此對張士誠失去了信心,返回老家。

路上他遇到同鄉賈仲明,得知父親已經逝世,繼母改嫁,便不再打算回老家。在河陽山(今日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他遇到了正在撰寫《水滸傳》的施耐庵。羅貫中非常贊同他寫書勸世的主張,於是拜施耐庵為師。此後,羅貫中一直陪伴在施耐庵旁邊,幫助抄寫書稿。隨後自己也開始撰寫《三國演義》,並得到了施耐庵的許多指點。

另說:羅貫中也在張士誠處任職,士誠敗歿,奉朱元璋令,遂專心著作出三國演義,感化風俗人心。

元惠宗至正二十六年春(1366年),羅貫中的老師趙寶豐去世。羅貫中趕往慈谿祭奠。幾個月後,施耐庵為躲避兵亂全家遷往了興化。羅貫中找不到施耐庵,就在河陽山繼續寫《三國演義》。

當羅貫中打聽到施耐庵下落,準備投奔時,正巧趕上施耐庵因《水滸傳》而被朱元璋禁錮。於是羅貫中趕往金陵,找到了施耐庵的好友劉伯溫幫忙營救。經過一年多後,施耐庵終於出獄。羅貫中僱船送他回興化。但是由於施耐庵途中染病,羅貫中陪伴他在淮安養病。不久施耐庵去世,羅貫中幫忙料理了喪事,然後帶著《水滸傳》書稿去福建建陽找人刻印。

但是在建陽無人敢承印《水滸傳》。他沒有辦法,只好到杭州暫時住下。在這裡他整理修改了《水滸傳》,也有人說《水滸傳》後三十回就是這時完成的。同時他還改定了自己的《三國演義》,又寫了《三遂平妖傳》二十回,病逝在杭州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作《三國志傳》、「三國傳」、《三國全傳》、《三國英雄志傳》,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初的羅貫中。是根據《三國志》、《三國志平話》改編之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四大奇書》之一。

三國故事在中國民間流行久遠。隋朝《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觀看曹操譙溪擊蛟的雜戲。劉知幾史通》有「死諸葛能走生仲達」的故事。譬如時代盛行於都市游樂場之說話,題材多樣,作品眾多,其中最受歡迎就是取材於三國時代歷史之「說三分」。宋元時代即被搬上舞台,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載霍四究「說三分」之事。、元演出的三國劇目達30多種。元英宗至治年間出現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國志平話》。元末初,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據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創作了《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演義》,本來應該稱為《三國志演義》,因為它是正史三國志》之演義,說成《三國演義》是不成其義。

在大致符合歷史真實前提下合理虛構細節,是古往今來世界各國創作歷史小說之共同方法,如《三國演義》般取材於歷史上之有名時代,並且由眾多人在相當長時間裡共同創作小說表現得尤為突出,也尤為自然,因此史實與虛構之關係決不能簡單以「七分實事,三分虛構」一句話來概括和說明。

特色

《三國演義》是將史書《三國志》內容及思想(義),以通俗易懂方式解說(演)而成之作品,內容大致根據《三國志》及三國志注;然而,既然是小說,也有不少虛構情節。《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間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尊劉反曹鄙吳是民間的主要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人民對漢室復興的希望和皇室正統思想,儘管這些舊有觀點已不容於今日。14世紀的羅貫中在敍述《三國演義》故事時,並未特別考證時代,而是憑個人時代感去描寫;結果,《三國演義》初期版本中,竟然出現紙本印刷書籍,儘管印刷術是在更久之後才發明。

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國演義時,把明代流傳下來的版本中不實譏望、怪力亂神之處刪除勘正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稱:「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作小說的材料。」

而書中亦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主要以個人恩怨為前提。劉備則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恰好和曹操相反)。

而當中的戰爭,手法多樣,讀者往往感到一場場刀光血影的戰爭場面。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戰爭的描寫被認為是波瀾起伏、跌宕跳躍,使人讀來驚心動魄,將史書上所沒有的情節描寫得十分細緻。不過,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

由於《三國演義》在民間的流傳範圍、影響程度,都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小說中獨一無二的,這就造成了普通民眾,甚至一部分專家學者對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也就是小說所描述的歷史時期的概況、事件、人物缺乏正確的常識,從某種程度上說,小說《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占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種現象在近來的電影、文學作品中都有所反應。民間也一直對這類現象有不少爭論。

非凡的敘事才能,全景式的戰爭描寫,特徵化性格的藝術典型,淺近的文言,構成了《三國演義》的主要特色。

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精於塑造人物形象,能通過敘述人物的行動和舉止來反映人物獨特個性。如諸葛亮劉備曹操關羽張飛等早已深入民心,性格突出,全賴羅貫中繪形繪聲和生動逼真的描寫,令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善於描寫戰爭場面和政爭智鬥,描述各戰事精彩絕倫,如親歷其境之妙,更首創單挑場面,突顯武將於沙場上的勇猛威武與英雄形象。

結構宏偉緊密,全書人物眾多,頭緒紛繁,情節複雜,惟作者能以蜀漢為中心,抓緊魏蜀吳三國間的衝突矛盾,寫來井井有條,脈絡清晰,規模宏大。

語言方面夾用文言白話,明快生動,既吸收古代文言的精華,亦加以適當的通俗化,故能「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收雅俗共賞之藝術效果。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人物介紹-瑪莉‧雪萊(科學怪人)

瑪麗·吳爾史東克拉芙特·雪萊(英語: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婚前姓戈德溫Godwin);1797年8月30日-1851年2月1日),英國著名小說家、短篇作家、劇作家、隨筆家、傳記作家及旅遊作家,因她在1818年創作哥德小說科學怪人》(或譯《弗蘭肯斯坦》)而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她是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和哲學家珀西·比希·雪萊的妻子,她亦有幫助她的丈夫編輯和推廣他的作品。瑪麗的父親是政治哲學家威廉·戈德溫,母親是女性主義者和哲學家瑪麗·吳爾史東克拉芙特

瑪麗·戈德溫的母親在她出生後11天逝世,她和她同母異父姊姊范妮·伊姆利由父親撫養成人。在她四歲時,她的父親與鄰居瑪莉·簡·克萊爾蒙特結婚。父親為她的女兒提供豐富但非正式的教育,鼓勵她追隨他的自由政治理論。

1814年,瑪麗·戈德溫與父親的追隨者-已婚的珀西·比希·雪萊開始發展關係。她們與瑪麗的異父異母(僅法律上有親緣關係)的妹妹克萊爾·克萊爾蒙特前往法國,然後在歐洲大陸旅遊,最後返回英國,當時瑪麗已身懷六甲。接下來的兩年,他們面對放逐、負債和女兒夭折的困境。1816年雪萊的首任妻子自殺後,他們兩人便正式結婚。

1816年他們兩人與拜倫勛爵、拜倫的私人醫生約翰·威廉·波里道利和克萊爾·克萊爾蒙特在瑞士日內瓦附近逗留了整個夏天,瑪麗在該地開始構思她的小說科學怪人。

雪萊一家在1818年離開英國前往義大利,在她最後的孩子珀西·佛羅倫斯·雪萊出生前,她的第二和第三名孩子都先後死去。1822年,她丈夫在拉斯佩齊亞的海灣出海航行期間遇上風暴,他因船隻沉沒而淹死。一年後,瑪麗返回英國並從那時起成為一個專業作家,以撫養唯一存活的兒子。她的最後十年受盡疾病纏擾,這些疾病可能由腦腫瘤引起,而腦腫瘤終結了她的生命,終年53歲。

直至1970年代,大部分人認識瑪麗·雪萊的是因為她的科學怪人及幫助丈夫出書,而科學怪人一書更被廣泛閱讀,為許多戲劇和改編電影提供靈感。近年的學術研究為瑪麗·雪萊的著作提供更全面的看法,學者對她其它文學作品的興趣日漸增加,尤其在小說方面,包括歷史小說瓦爾伯加(1823)和珀金·沃貝克(1830),未日小說最後的人(1826),以及她最後兩部小說洛多爾(1835)和法克納(1837)。她鮮為人知的作品有旅遊書漫步在德國和義大利(1844)及給戴奧尼索斯·拉德納珍藏本百科全書的傳記文章,為她屬於激進政治的說法提供了有力證據。瑪麗·雪萊的作品常常主張合作與同情就是改革社會之道,特別是由家中婦女實行。這觀點直接挑戰他丈夫提倡的個人浪漫主義及他父親在啟蒙時代的政治理論。


科學怪人》(英語: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又名《科學怪人:另一個普羅米修斯》,又譯作《法蘭克斯坦》,是西方文學中的第一部科學幻想小說,誕生於日內瓦湖畔,出自英國女作家瑪麗·雪萊之手。最初出版於1818年,較為普及的版本是1831年印行的第三版,屬於受到浪漫主義影響的哥特小說。後世有部份學者認為這部小說可視為恐怖小說科幻小說的始祖;不過,目前已知1764年出版的《奧特蘭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方為第一部哥特小說恐怖小說,所以稱其為科幻小說較為適切,作品融入了啟蒙時代科學幻想的成份,法蘭克斯坦本人其實是故事中的瘋狂醫生,因為以科學的方式使死屍復活,所以中文版譯作《科學怪人》。而那個人造人稱為「法蘭克斯坦的怪物」。

故事主要描述一個科學家的瘋狂計劃,維多·法蘭克斯坦計劃要靠自己的力量創造一個生命體,說是想打造一個完美的人。於是,他從墳場精挑細選後挖出屍塊,以專業知識判斷還能使用哪部分,再將之拼成人型,通過電擊賦予他生命。不久,法蘭克斯坦便發現這是個嚴重的錯誤,他製造了一個怪物。怪物先是殺死了法蘭克斯坦的弟弟,然後又殺死了他親愛的新娘伊莉莎白。於是,他開始追殺這個怪物,怪物也本能地逃亡,雙方發生多次衝突。最後法蘭克斯坦死去了,怪物也自焚而死。











人物介紹-康拉德‧勞倫茲(所羅門王的指環)

 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倫茲FRS[1](德語:Konrad Zacharias Lorenz,1903年11月7日-1989年2月27日)是一位著名奧地利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也是經典比較行為研究的代表人物,受他的老師奧斯卡·海因洛斯的影響,建立了現代動物行為學。1973年他和卡爾·馮·弗利尼可拉斯·庭伯根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洛倫茲研究以灰雁穴鳥(jackdaws)為主的動物本能行為,並重新發現了離巢鳥類的銘印作用,該現象最早在19世紀由道格拉斯·斯普拉丁所描述。

在1949年以前,他的研究領域一直被稱為「動物心理學」,即後來的本能理論。在德語地區,他被視為該理論的創始人。


作者: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上生物課時,大家可能都聽過「印痕行為」(Imprinting),最知名的案例就是「小鴨一孵出來時會把第一眼看到的移動物當成媽媽,並會本能地跟著牠走」。這個現象之所以知名,其實全拜本書作者勞倫茲所賜。他在一九四九年所著的《所羅門王的指環:與蟲魚鳥獸親密對話》(Er redete mit dem Vieh, den Vögeln und den Fischen)以及在一九八八年才問世的《雁鵝與勞倫茲》(Hier bin ich-wo bist du?),鉅細靡遺地描述了印痕行為的迷人之處,也讓他的著作與知識在我們的教育中占有一個小小的角落。



許多人對勞倫茲的印象,可能源自《所羅門王的指環》中所描繪多采多姿且誘人的動物行為世界。還記得這本書的中文版在一九九三年出版時,我反反覆覆看了大概十次,裡面所提到的生物雖然多數不產於臺灣,但在他的生花妙筆(再加上翻譯的功勞)下,讓我自此深深著迷於動物行為學。

他是出生於奧地利的動物學家、鳥類學家、動物心理學家,而且也建立了現代動物行為學的基礎。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他的研究一直被稱為「動物心理學」,即後來的本能理論(InstinctTheory)。一九三六年,他遇見了尼古拉斯・廷貝亨(Nikolaas Tinbergen),並一起研究野雁、家鵝及其雜交個體的行為。勞倫茲也經常引伸這類的實驗結果,並詮釋人類社會中的現象,好比說他認為:「集體飼養的動物在飲食與求偶行為上漸趨同步,但個體間原本多樣化的社交行為卻會漸漸消失,而類似的過程可能會出現在人類文明中。」

廷貝亨在一九六三年時稱勞倫茲為「動物行為學之父」,而勞倫茲對於動物行為學最重要的貢獻在於,他認為我們可經由動物的形態結構與解剖構造來推測動物行為的模式。一九七三年,他因在個體與社會行為學方面的貢獻,與卡爾・馮・弗里希(Karl von Frisch)、尼古拉斯・廷貝亨共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然而眾所皆知的是,勞倫茲在一九三八年時加入納粹,並接受了納粹政權下的大學主席職務。那麼他是否因此而感到懊悔?根據諾貝爾獎網頁所刊登的勞倫茲生平事蹟,他的確在日後感到相當懊悔,因為他對動物繁殖、馴化的實驗與熱中,被視為「優生學」與「種族清洗」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