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0年2月15日 星期六

補充資料-秦始皇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又稱秦始皇陵兵馬俑、秦陵兵馬俑、秦兵馬俑,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西陽村。
秦始皇陵建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秦朝皇帝秦始皇陵墓,也是中國第一個規模宏大、布局講究且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寢,現存陵冢高76米,陵園布置仿秦都咸陽,分內外兩城,內城周長2.5公里,外城周長6.3公里。陵冢位於內城西南,坐西面東,放置棺槨和隨葬器物的地方,為秦始皇陵墓建築群的核心,目前尚未發掘完成。
據目前的考證,兵馬俑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955.5米處,普遍認為兵馬俑位於秦始皇陵的外圍,有戍衛陵寢的含義,是秦始皇陵墓有機組成部分。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
秦始皇即位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陵墓,修建過程經其一生。秦始皇陵墓總面積達到50平方公里,包括現在的秦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帝陵。首先,各種原料來源要求嚴格,很多都是采自特定產地,由專門工匠開採、加工。在建造過程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有歷史學家認為最多時有70萬人參加建設工程。
秦始皇陵墓兵馬俑並未在史籍上有所記載,故未被人知,也因此歷經二千餘年而能保存原貌。1974年3月29日陝西大旱,臨潼縣村民楊志發在挖井打水時意外發現兵馬俑碎片,當時村民稱這些陶塑為「瓦爺」。在人們初次見到兵俑時,兵俑衣著、武器的顏色還十分鮮艷,非常好看,歷經兩千年威武不減;但是在考古學家挖出土時,受空氣氧化影響,數分鐘內即漸漸剝落消失,只剩下一般大眾印象中的陶土色。1976年-1978年,考古隊增添了考古、保護、照相、修復等人員,各項發掘工作全面開展。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

類別
一般戰車上有二十名軍士,分別為車左俑和車右俑。車左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著護腿,頭戴中幘,左手持矛、戈、刀、戟等長兵器,右手作按車狀。車右俑的裝束與車左俑相同,而姿勢相反。他們都是戰車作戰主力。從秦俑坑戰車遺蹟周圍發現的兵器看,秦代戰車上的車左和車右均手持戈、矛等格鬥用長兵器及弓弩等致遠兵器,說明戰車上車左、車右的分工並不十分明確。在戰車上,除了矛馭手和車左、車右俑外、還發現有指揮作戰的軍吏俑。軍吏有高低之分,負有作戰指揮的職責。
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登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多,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版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下級軍吏在兵陣中,以口令指揮陣勢。
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主要與獨立戰車相配合。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中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即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與真馬一般大小,雙耳挺直、雙眼圓睜,精神煥發。

兵俑與所配武器
歷史學家推測當時的武器是由上千甚至是萬名工匠加工燒制,全部為手工勞動,沒有使用模具,但有八種常用臉型再做細部修改,並以裝配線方式組裝起來。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陶俑容貌各異,體態各不相同。所有陶俑的製作均按照秦軍編制,包括各級軍官、各兵種、戰車、馬匹等。在形狀加工好之後,陶俑著色燒制。最後再加上真實的兵器、裝備。各道加工完成後,按照秦軍作戰部署分兵種、級別逐一排列位置。因此有人認為我們看到的兵馬俑,是秦軍的精確複製,另存在一種觀點,即兵馬俑的儀仗性質多於實戰,不具有代表性。但兵俑的確完美再現了秦軍的風範,軍事學者可以通過兵俑增加對「強秦」的了解。由於陶俑的原形來源於真實的秦軍將士,所以有研究者嘗試通過他們的容貌了解秦代的風土人情。諸多兵器上鑄有「相邦呂不韋造」字樣也定死了兵馬俑製造年代,從而屬於秦始皇的陵墓構成部分再無疑義。
從兵俑和所配備武器的分析中得到的結論是,秦軍的弓箭部隊配備多種箭矢,以應對複雜的戰況。
秦軍兵俑不戴頭盔。有專家說,「不戴頭盔是為了在戰場上顯出英勇的氣勢,可以壓倒敵人。」有專家說是因為當時「刀」還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當時的步兵武器主要是「刺殺武器」,如戟、劍。步兵作戰,長距離用「戟」,近戰用劍。因這些兵器大多用青銅製成,韌性差,砍殺時易折故多製成刺殺兵器。使用這些「刺殺武器」,攻擊的部位大多是胸、腹部,因此秦兵馬俑大都披有胸甲。因為作戰時頭部被「劈砍」的概率較小,普通秦軍士兵是不戴頭盔的。綜合漢朝軍隊的情況來看,不戴頭盔可能不是個別現象。漢朝步兵普遍不著頭盔和護膊,頭戴武冠。
另有一說兵馬俑不配戴頭盔,肇因於會遮蓋士兵的面容,這與不選擇大量製造相同人俑而選擇真人面相的製作理念相違,故兵馬俑之士兵不穿戴頭盔應極其合理。

兵俑彩繪
實際上兵馬俑原漆有紫黑紅綠等十種顏色,但常出土與空氣接觸不到五分鐘即氧化剝落。2009年採用中德合作的彩繪保護技術成功將出土兵俑顏色留存下來;在2015年日本NHK特集節目裡,經處理的殘留顏色兵俑,已可暴露於空氣中展示。當中尤其以「漢紫」(Han Purple)最受矚目,1950年代合成紫色出現前,人們是用顏色調合方式配出紫色,然「漢紫」卻是人工合成的矽酸銅鋇顏料(BaCuSi2O6)。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設於兵馬俑坑原址之上,位於西安市臨潼區東7.5公里的驪山北麓,西距西安37.5公里。於1979年10月1日開放。首先開放一號坑,至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對外開放。1994年9月,二號坑以邊發掘邊展出的方式向外界開放。






補充資料-龐貝城

龐貝拉丁文Pompeii),或譯龐培,為古羅馬城市之一,位於那不勒斯維蘇威火山腳下,「龐貝」的詞根來自奧斯坎語中的「五」,可能是此地有五個村落,或者最初是一個龐貝宗族。龐貝於公元79年被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的火山灰覆蓋。

龐貝古城
龐貝於公元前600年左右在義大利沙諾河畔的一個小丘上建城。這個地方當時已經成為希臘人和腓尼基人的良港。當時當地的希臘人非常強大。薩姆尼特人還擴大了這座城市。公元前89年,羅馬當權者蘇拉的軍隊包圍龐貝,公元前80年,羅馬占領龐貝,龐貝成為羅貝很快就重新建立起來了。公元79年在經歷幾次地震等火山活動徵兆的一週後,維蘇威火山爆發,一夜之間將龐貝活埋於火山灰下。
歷史學家長期認為火山爆發發生於公元79年8月24日,但考古證據發現了10月份的銘文,推測認為火山爆發時間是10月24日。

重見天日
龐貝被掩蓋在六米多深的火山灰下。它的名字和位置被人遺忘了。1599年,因開闢地下水道欲引沙諾河水時發現了有雕刻的古牆,被建築師多梅尼科·豐塔納發現。1738年,與龐貝遭到同樣命運的古城赫庫蘭尼姆被發掘出來,1748年在那不勒斯國王和王后的資助下,龐貝也被重新發現,然而他們只是挖掘古代藝術珍品來裝飾自己的宮殿。據說,1599年那個建築師發現龐貝時挖出了一些色情的壁畫,當時的宗教觀念對這些色情藝術的控制非常嚴,因此他又悄悄地將它們掩蓋了。雖然這個傳說至今為止並未完全被證明,但後來的挖掘者的確報告說他們有時發現有的地方是被挖開過後來又被填上了。挖掘後,發現有的化石有屍體在內,是罹難者屍體。
朱自清在散文《龐貝古城》中就有這樣的描述:「龐貝的淫風似乎甚盛。他們崇拜男根,相信可以給人好運氣,倒不像後世人做不淨想。街上走,常見牆上橫安著黑的男根;器具也常以此為飾。」
市內的中心廣場、許多房屋和一些別墅都被保存得非常好。在市外不遠的地方還發掘出一個旅館。
龐貝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其構造完全與當時相符的城市,它一點變化也沒有。今天許多義大利的城市的結構都已經被改變了。龐貝的街道完全是棋盤似的縱橫交錯的,這是正宗的古羅馬的傳統。街面鋪有多邊形的石塊,它們完全是東西或南北走向的。
1997年,龐貝城考古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時光膠囊
龐貝為我們今天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歷史的一瞬間,宛如時光膠囊。通過對龐貝的挖掘,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了解到了許多1世紀羅馬人的生活情況。在火山爆發的那一刻,龐貝是一座繁華興旺的城市。比如在一個巨商的房子的地面上寫著「錢,歡迎你。」(Salve, lucru)這句話可能是詼諧的意思,但它反映了當時商人的思想。在其他的房子裡,考古學家發現了許多關於當時的職業和等級的記錄,比如關於「洗衣店」(Fullones)的東西。牆壁上塗鴉展示了拉丁俚語到底是怎樣的。
19世紀對龐培大規模挖掘時,發現在一些空洞內有人和動物的骸骨,考古學家相信數百位火山罹難者,屍體的肉已腐爛,只留下骨頭和人形軀殼。當時負責龐貝工作的朱塞佩·菲奧勒利(Giuseppe Fiorelli)想到一個方法來處理這些軀殼,他將巴黎石膏灌入軀殼做成鑄像,記錄下當時龐貝的慘狀,令龐貝聞名於世。但製作鑄像的過程同樣也破壞了殘留的遺體,由於羅馬人流行火化屍體而導致存世古羅馬人遺體標本數量有限,因此這些在此處被發現的遺體被破壞造成了無可彌補的損失。現在較新的一種技術是,發掘者灌入透明的玻璃纖維。這樣可以看到骨頭和器物。[2]
火山爆發時龐培大約有20,000人居民。大多數在他們的假日別墅中。通過對龐貝的發掘考古學家們才了解到文獻中提到的當時的許多服務性行業到底是怎樣的,如食品商場(Macellum)、磨場(Pistrinum)、酒吧(Thermopolia)、小酒店(cauporioe)和劇院。
2002年龐貝的港口也被發現了。科學家們發現那裡也住人,他們住在類似於今天的威尼斯的運河上。對這裡的研究不斷進行中。



人物介紹-張子樟

澎湖人,喜歡讀雜書,先後讀過師大、政大、文化、威斯康辛大學(Madison校區),曾任花蓮師範學院英語教學系系主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目前工作重心為譯書、編書與推廣閱讀。
多年來潛心於青少年文學研究、教學、評論、翻譯、編選等工作。作品曾獲國家文藝獎文藝批評獎、《聯合報》小說獎等;著有《人性與「抗議文學」》、《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以及少兒文學評論專著《少年小說大家讀》、《說書人的異想世界》、《少兒文學的閱讀之旅:細讀紐伯瑞大獎小說》、《芝麻開門:青少年文學的閱讀與創作》等;編寫《英文名句欣賞》兩冊;譯有《尼可萊的三個問題》、《閃亮閃亮》、《夏天的故事》、《瑪蒂達》、《月夜仙蹤》、《繁星之河》等。另編有《俄羅斯鼠尾草》、《沖天砲VS.彈子王》、《文學大師短篇名作選》、「中學生好享讀」系列等青少年文學選集。

補充資料-納斯卡線

納斯卡線條(西班牙語:Líneas de Nazca克丘亞語Naska siq'ikuna)是位於納斯卡沙漠上的巨大地面圖形,納斯卡沙漠是一座高度乾燥延伸85公里(53英里)的高原,在秘魯納斯卡鎮帕爾帕市之間。在1939年由美國考古學家保羅·柯索發現。雖然有些地方的人體石刻是以帕拉卡作為主題,但是學者認為納斯卡線是納斯卡文明於400年至650年所創造。有數以百計的個別圖形,出自簡單的綫條,以複雜排列構成魚類、螺旋形、藻類、兀鷲蜘蛛、花、鬣蜥、鷺、手、樹木、蜂鳥猴子蜥蜴

製作過程
納斯卡線的製作方法,依據未完成的遺址推測,首先,圖形是以大石頭來標示,並移除深色石塊的表層來界定邊界;接著,移除圖形內部的石頭,並匯集成堆;最後,這些石頭沿著邊界擺放,使圖形的邊緣較為突出。
至於螺旋形圖案的形成,依照考古學家的推測,首先,在圓心的木桿上,纏繞一根繩子,繩子另一端綁上一個棍子,以此方式設計圓形圖案;接著,繩子逐漸向外伸展,設計出愈來愈大的螺旋形圖案;最後,清除每圈螺旋邊緣的石塊,露出顏色較淺的地面,以使螺旋圖案更明顯。

意義或用途
除了從高處視角以外,納斯卡綫條無法被辨識出為何種圖形。自假設納斯卡人難以取得有利位置觀看他們的作品以來,已經有許多關於建造者能力和行動方式的推測,主流學界推估這些圖案可能在安地斯山的祈雨儀式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世界遺產
納斯卡線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登錄名稱為「納斯卡和朱馬納草原的線條圖」。
該世界遺產被認為滿足世界遺產登錄基準中的以下基準而予以登錄:
  • (i)表現人類創造力的經典之作。
  • (iii)呈現有關現存或者已經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或稀有之證據。
  • (iv)關於呈現人類歷史重要階段的建築類型,或者建築及技術的組合,或者景觀上的卓越典範。

破壞事件
2014年12月,綠色和平組織的人員利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在秘魯首都利馬召開期間,在未經許可的情形下,進入納斯卡線保護區以黃色布條拼出「Time for change! The future is renewable」(該是做改變的時候:創造可再生的未來。)字樣,引起非議。秘魯政府指其留下的腳印破壞了地貌。
2018年1月27日,40歲的卡車司機比戈(Jainer Jesús Flores Vigo)無視當地禁止通行標語,直接朝「納斯卡地畫」開過去,在遺蹟內長100米、寬50米的範圍留下輪胎印,隨後比戈遭到當地警方逮捕。






人物介紹-桂文亞

桂文亞(1949年),是一位籍貫安徽池州、生於臺北作家記者

  桂文亞,安徽省池州市人,1949年生於台灣台北市。曾任母校世新大學兼任歷史、國文、採訪寫作兼任講師;聯合報記者、副刊編輯、民生報兒童組主任、童書主編、「兒童天地週刊」總編輯及聯合報童書出版部總編輯、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第二屆理事長。
現任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台灣兒童讀物資料中心」名譽主任、「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室負責人。
1970年至今,出版成人文學及兒童文學創作30餘冊、編輯少年兒童讀物近450冊。
1981年始,發起並籌辦《好書大家讀》優良少年兒童讀物評鑑活動,致力兒童文學媒體推廣兼及兩岸兒童文學交流。
2006年,在浙江師範大學兒童文化研究院創設「台灣兒童讀物資料中心」及設立「思想貓兒童文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是中國大陸高校第一個台灣兒童讀物資料中心及以在校學生為對象設置的兒童文學研究獎項。
2008年,在台北創辦「思想貓兒童文學講座」,以深耕閱讀,語文教育推廣,兒童文學作家與作品推薦為宗旨的一系列兒童文化活動。
重要得獎紀錄包括:第10屆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1997〉第6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2003〉、「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讀物獎〈199419952002〉及世新大學十大傑出校友〈2001〉等獎。
    兒童文學作品包括:
    1988 兒童散文《思想貓》
    1992 遊記《思想貓遊英國》
    1993 兒童散文《班長下台》
    1994 遊記《長著翅膀遊英國》
    1995攝影散文《美麗眼睛看世界》
    1996兒童小說《二郎橋那個野丫頭》
    1997評論《金魚之舞_認識兒童文學作家與作品》
    1998遊記《馬邱比丘組曲_南美印加古文明之旅》
    2000兒童散文《感覺的盒子》
             遊記《再來一碗青稞酒_香格里拉尋夢記》
    2001遊記《哈瑪!哈瑪!伊斯坦堡》
    2003寫作指導《「讀」與「寫」的第一堂課》
    2004遊記《來和小羊羔照個相》
              以上作品皆由聯合報系民生報出版
    2009兒童小說《到底是誰的錯?》 ﹝聯合報﹞
   2010 兒童散文《思想貓系列》四冊﹝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人物介紹-木下諄一


戴一副咖啡色墨鏡,兩綹瀏海垂在臉頰邊,正經的時候流露出一股嚴肅氣魄,但一談起新書裡的「阿搭嘛控古力」、「別人的囡仔死袂了」,又親切笑得像住家隔壁的歐吉桑。他,就是木下諄一,握筆用中文寫作,2011年以小說《蒲公英之絮》獲得台北文學獎,成為該獎創辦至今唯一日籍得主,而他的最新散文作品《隨筆台灣日子》也於日前出版。

1989年,木下諄一自名古屋來到台北定居,從一開始對各項事物皆彷彿「劉姥姥逛大觀園」般的新鮮刺激,經過時光洗練,沉澱所見所思,轉而注視並探究一個東西背後的意義。回想千禧年初,便有媒體朋友邀他寫在地文化、飲食觀察,但他自覺敏銳度已沒剛來台時那麼高而拒絕;直到幾年前創作完小說之後,他突然發現,「已經可以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了」,於是決定讓這個主題重新復活,在《自由時報》副刊上以專欄形式連載。他比喻這過程,像是經過一段長時間釀造的葡萄酒,開瓶後散發出的甘醇味道,「好香啊!」

「呷飯皇帝大,這強有力的口氣聽了就令人痛快。不必囉囉嗦嗦、拐彎抹角,只消用五個字便達到目的。」──〈呷飯皇帝大〉,《隨筆台灣日子》

木下諄一不僅國語流利,講起台語也有道地「氣口」。在書中,他以台日文化不同的角度,解釋幾個常見的俚語,如「呷飯皇帝大」、「愛水不驚流鼻水」、「囝仔人有耳無嘴」、「摸喇仔兼洗褲」,讀來令人會心一笑。他解釋,當初因為在日本航空雜誌上寫專欄,和企劃討論要介紹「諺語」這個主題而開始研究,甚至還買了相關書籍回來做功課,認真鑽研之後,發現了台灣俚語的趣味;平常也抱持著好奇心,只要無意間聽到朋友講台語,便發揮好學的精神追問,「這常用嗎?要傳達什麼樣的感覺?」他笑說,「最近『阿搭嘛控古力』用得還滿順的……我以前從來沒聽過,與日本朋友聊天迸出這個詞,對方還說『你用的詞還挺鮮的』。」


自嘲不看電視,對流行現象也總是慢一拍的他,卻非常喜歡從日常生活中去觀察細節,尋找書寫的線頭。長期從事編輯、翻譯工作的他強調,「身為文字工作者,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看見天空的雲就以為是雲,那是不行的。」每當有一件事情發生就必須去聯想為什麼?背後轉折的意義?涉及其中的人物又作何感想?種種日積月累的想法,成就了他獨特的寫作風格。

日本有句諺語「住めば都」,意思是指就算居住在多麼偏僻的鄉下,長久下來,也會覺得像是住在京城般的舒適。台北雖然不是鄉下,我住了這麼長的日子,也覺得相當自在舒適了。──〈台灣比日本好吧〉,《隨筆台灣日子》

1980年是木下諄一人生的轉捩點,那年他還是大學生,第一次出國就造訪台灣。行李中有一本簡體版的旅遊書,同學已先勸誡過海關可能會被沒收,得小心藏好。從桃園機場坐公車到台北市,一路上擁塞的摩托車,由漢字寫成的店家招牌,都讓他睜大雙眼如相機鏡頭一幕幕喀嚓記錄下來。最令他感到稀奇的風景,則是許多小吃店、服飾店所連接著騎樓的大門統統敞開著,與日本全然迥異,「就是那個瞬間,讓我愛上台灣。」

回首在台灣20多年期間,他有各種深刻的經歷和體驗,相較於拘謹有禮的大和民族,台灣人熱情大方的天性,常讓他有些哭笑不得,像是:鄰居大嬸劈頭就問房租多少、月薪多少?或常光顧的餐廳老闆主動招待小菜,這些人情味的可愛之處,對習慣「想太多」的他而言,其實有點小麻煩。而他也不時目睹台灣人上演搶著付帳請客的戲碼,由於在日本一起做任何事都是各付各的,從沒遇過這種狀況,所以他也不禁嘖嘖讚道,「請吃飯很帥!」

問他之後還會繼續留在台灣嗎?他感性地說,人與城市之間有一種緣分,存在著看不到、摸不著的神奇力量,「人是被城市召喚而來,來的時候不知道,也許緣分盡了就會離開,一切自然而然。」誠如《隨筆台灣日子》中所言,台灣跟日本一樣好,文化融合的最高境界就像大理石般黑白交會的美麗模樣。而那一刻,他鄉,也就是故鄉了。


補充資料-柏林城市清潔公司

柏林城市清潔公司網站  https://www.bsr.de/
BSR BERLIN
Berliner Stadt Reinigung 簡稱 BSR。
如何建立「清潔隊員」專業形象?
BSR為歐洲領先的清潔管理公司,他們做到了!

BSR負責整個柏林市的清潔工作,除了提供專業的清潔管理與先進的清掃設備工具,他們製作了一系列的幽默形象廣告,把清潔工塑造成“橘色無名英雄”的形象,讓「橘色」成為清潔工的代表色彩,突破了以往人們對清潔工的觀感。
他們甚至販賣著各種橘色商品,從垃圾車模型、汗衫、背包到馬克杯,讓橘色成為一個時尚代名詞。
    在城市垃圾處理方面,德國一向走在世界前列。除了舉世聞名的垃圾分類系統外,德國在垃圾處理機構的運營方面也有著先進的經驗。應德國首都柏林城市清潔公司新聞發言人托馬斯�克勒克納的邀請,新華社報道員參觀了該公司的一個可回收垃圾站。
    在一個工作日的早晨,報道員在這里看到開車或騎自行車前來處理家具、電器等大型可回收垃圾的人絡繹不絕。克勒克納介紹,這裡是柏林15個可回收垃圾站中的一個,另外還有一個轉運分發中心、一個垃圾處理中心和4個分類處理廠,這構成了整個柏林的垃圾處理體系。
    柏林是德國第一大城市,擁有340萬人口。柏林城市清潔公司也是德國最大的地方垃圾處理公司,屬柏林地方政府獨資擁有。公司每年處理柏林家庭和企業產生的近100萬噸垃圾,清掃總面積136平方公里的街道,可以說是德國任務最重的垃圾處理公司。然而,它同時也是德國效益最好、成本最低的垃圾處理公司。
  例如,在垃圾收集方面,我們每平方米22.92歐元的成本是全德最低的,比位居第二的德累斯頓的34.68歐元低不少。我們每年從柏林地方政府獲得約2.5億歐元資金,這在德國19個大型城市中也是最低的。最低不是代表我們沒有錢,而是代表我們的效率最高,克勒克納說。

    高效的另一個側面就是柏林城市清潔公司的車輛管理。公司共有垃圾收集車、洗塵掃地車、鏟雪車、垃圾箱運輸車等各種車輛近1800輛,每年共需近29萬個維修小時。而為了保證最高效率,公司計算出了每輛車的最佳使用年限。克勒克納說:我們這裡沒有20多年車齡的「老家伙」,哪種車型什麼時候應該更新換代都有詳細計算,以保證維修和運作成本都是最低的。
    如此重視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應該得益于柏林城市清潔公司2001年啟動的效率提升計劃。該計劃以3年為一期,到2009年第三期結束為止,通過運營體制改革、優化人員配置、加強成本核算等措施,共節省開支1.6億歐元,精簡員工近2500人。預計到2012年該計劃第四期結束時,運營成本將進一步減少1800萬歐元。
  雖說公立機構因為沒有很強的市場競爭機制,成本控制方面一般會較為薄弱,但柏林城市清潔公司通過效率提升計劃反而將此變為他們的優勢。這是一個管理問題。我們的戰略是證明通過良好的管理,一個公營公司也能非常高效,且同時兼顧生態環境。

    說到環保自然不能不談資源回收。目前,柏林城市清潔公司規模最大的是正在擴建的年處理規模達52萬噸的垃圾燃燒供熱廠,年發電量可達188千兆瓦時。另一方面,每年收集到的5.9萬噸優質有機垃圾也可通過發酵制造可燃氣體,相當于年發電量77千兆瓦時。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德國城市已經廢棄填埋垃圾處理法。克勒克納介紹說,德國2005年就關閉了所有的垃圾填埋場,但即使如此,他們在未來40年中仍然要為處理柏林原有的3個垃圾填埋場花費4億歐元。
就大城市而言,垃圾處理是一個令人棘手的大問題,探索新的方法處理垃圾意義重大。克勒克納還專門提到了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他說:這一主題同樣適用于我們這個垃圾管理機構。我們運作得更高效,城市居民的生活自然就會更美好。








人物介紹-陳思宏

陳思宏,一九七六年於台灣彰化出生,於輔仁大學英文系及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曾經榮獲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小說獎、彰化縣磺溪文學獎散文獎、南投縣玉山文學獎小說與散文獎、國軍文藝小說金像獎、台灣文學獎小說獎、入選九歌九十一年度小說選、九歌年度小說獎、三度榮獲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也曾當過演員,現今任職記者,且熱愛寫作。為台灣宏觀電視柏林特派員,表演藝術雜誌德國特約撰述。曾經出版過短篇小說集《指甲長花的世代》、《營火鬼道》、長篇小說《態度》,散文集《叛逆柏林》、《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去撒野,在最好的時光裡》、《去過敏的三種方法》。著有《曖昧》、《宮保雞丁》、《全球玩家》、《辨証》等四部電影作品。
陳思宏於西元一九七六年出生於台灣彰化,大學就讀輔仁大學英文系、於台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生在不重視教育的農村家庭,父親為農家長男,學歷只有國小畢業。母親則未上過學。陳思宏為家中排行第九。陳思宏與姊姊們卻喜歡閱讀,也奠基陳思宏成為作家寫作的基礎。高中時熱愛寫作課。高三時參加文學營,並運用在寫作上。就讀研究所時報名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獲得佳作其他得獎雲包括童偉格張耀仁。畢業後服兵役在軍中持續寫作,並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獲得第一名。出版書籍,當任過演員。旅行時愛上柏林,2004年旅居德國至今。在柏林寫作、演戲、採訪、翻譯等,為自由工作者的身分,同時是台灣宏觀電視柏林特派員。2011年,他用文字紀錄下在柏林生活的見聞與感觸,出版了《叛逆柏林》之後,陳思宏又寫下《柏林繼續叛逆:寫給自由》。對陳思宏來說家是複數,他說:「台灣、柏林都是我的家!」


人物介紹-琹涵

琹涵     

台灣

曾任國中教師,勤於筆耕,著作等身,曾獲中山文藝獎散文獎,目前專業寫作。其作品〈成功〉、〈酸橘子〉先後入選國中國文課本,〈樂趣〉、〈山林小記〉、〈欣賞的心〉、〈聰明的人〉等入選海外國文華文教科書,文章也被大量採用作為高中職聯考及北一女等名校甄試閱讀測驗的範文,作品亦多次入選文建會(現為文化部)的「好書大家讀」,獲行政院新聞局、教育部,以及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評定為「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年度優良課外讀物」等。 琹涵的文字清麗雋永,內容情真意切,總是因其自然誠摯而動人心弦。不論寫人、寫事、寫物、寫景,莫不基於愛和同情,常映現出澄明的心境及自勉勉人的情懷。近幾年作品《慢讀宋詞:珍愛源自生活的真情》、《慢讀元曲:就愛源自生活的真性情》,以及《慢享古典詩詞的節日滋味》、《慢享山水田園詩 :偷得浮生半日閒》、《好詞:從唐宋到清初,停在最想念的時光》、《好詩:從先秦到明清,回到初相遇的一刻》、《慢讀泰戈爾:源自印度哲人的雋永小詩,時時在心底吐著歡樂的絮語》、《唐詩 真滋味:五十則悠悠古風、永生永世不變的美麗意境》、《品茗•夜話》、《慢讀王維》、《寫給自己的情書》、《慢讀唐詩:悠然人生的55次美好相遇》等,引領古典詩詞現代化風潮,深受好評。


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人物介紹-孟郊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朝著名詩人,有詩囚之稱。
    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孟郊早年生活貧困,曾遊歷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無所遇合,屢試不第。貞元張建封鎮守徐州時,孟郊曾往謁見。46歲(一說45歲),始登進士第,有詩《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成語「走馬看花」由來)。」。然後東歸,旅遊汴州(今河南開封)、越州(今浙江紹興)。貞元十七年(801年),任為溧陽尉。在任不事曹務,常以作詩為樂,被罰半俸。韓愈稱他為「酸寒溧陽尉」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元和三年(808年)為檢校兵部尚書,兼東都留守。60歲時,因母死去官。九年三月,鄭餘慶轉任山南西道節度使,鎮守興元,又奏孟郊為參謀、試大理評事。郊應邀前往,到閿鄉(今河南靈寶),不幸以暴病去世,孟郊的朋友韓愈等人湊了100貫為他營葬,鄭餘慶派人送300貫,「為遺孀永久之賴」。張籍私諡為貞曜先生。
    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沒有一首律詩。代表作有《遊子吟》。
    唐人認為孟詩是「元和體」的一種,「元和已後」,「學矯激於孟郊」。韓愈說他:「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唐末張為作《詩人主客圖》,以他為「清奇僻苦主」。宋詩人梅堯臣謝翱,清詩人胡天游江湜許承堯,寫作上都受到他的影響。對孟詩的評價,持褒義論的,韓愈李觀以後,有曾季貍貫休黃庭堅費袞潘德輿劉熙載陳衍錢振鍠夏敬觀等;持貶義論的,有蘇軾魏泰嚴羽元好問王闓運等。他和賈島都以苦吟著稱,又多苦語。蘇軾稱之「郊寒島瘦」,後來論者便以孟郊、賈島並稱為苦吟詩人代表。沈德潛評孟郊詩時說:「孟東野詩,從《風》、《騷》中出,特意象孤峻。」謝榛認為孟郊詩「苦澀如枯林朔吹,陰崖凍雪,見者靡不慘然」。又韓愈以散文著稱,時有「孟詩韓筆」之譽。元好問甚至嘲笑他是「詩囚」。李觀在《與梁肅補闕書》中說:「郊之五言詩,其高處在古無上,平處下顧二謝。」
    今傳本《孟東野詩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編刊,黃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見。陸心源所藏汲古閣影宋精本,今歸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閣本,閔刻朱墨本。《四部叢刊》影印杭州葉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刊印華忱之校訂《孟東野詩集》,末附孟郊年譜、遺事輯錄。注釋有陳延傑《孟東野詩注》,夏敬觀選注《孟郊詩》。事跡可參考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新、舊《唐書》本傳、夏敬觀《孟東野先生年譜》、華忱之《唐孟郊年譜》。




2020年2月11日 星期二

補充資料-紙風車劇團

紙風車劇團,成立於1992年11月,為以兒童劇為主要演出內容的表演團體,演出形式包括舞台劇音樂劇默劇偶戲黑光劇。是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下第一個成立的劇團。
1996年,紙風車劇團開始創作「生肖系列」,一年一齣,配合當年生肖做為主題創作。1998年,紙風車劇團開始創作「巫婆系列」。
1998年2月20日,紙風車劇團以財團法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名稱向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申請立案。
2006年起,紙風車文教基金會以紙風車劇團為主要的演出單位,舉辦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紙風車劇團曾接辦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青少年戲劇推廣計畫,並在計畫下舉辦七屆「超級蘭陵王」青少年創意短劇大賽。
紙風車劇團曾成立「兒童創造力工作室」,讓兒童透過遊戲接觸戲劇演出。目前成立「演出部」,做為演出內容的創意中心及演員訓練的機構。

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以「如果大人不能改變現狀,至少要能為孩子做一些事」的初衷,為協助改善城鄉差距、資源分配不均,目標為走遍台灣319個鄉鎮進行演出,於2006年起啓動「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計畫。計畫不依靠政府補助經費,完全由企業或是民眾贊助劇團演出費用,並由地方政府協調演出場地。
2006年12月,該計劃以《紙風車幻想曲》從宜蘭員山開跑,至2011年累計獲得超過3萬人的捐款,款項超過2億1千萬的捐款,而參與表演的觀眾人數近80萬。計畫最終於2011年12月3日,在新北市萬里區的完成。

368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

延續著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精神,加入了因五都改制後的都市市區,全台增加為368個鄉鎮市區。並於2013年1月12日晚間於台北市中正區兩廳院廣場演出第一場。劇目為「臺灣幻想曲」







人物介紹-吳念真

吳念真(1952年7月29日),本名吳文欽筆名念真臺灣影視導演編劇演員作詞人藝術監督。1952年7月出生於臺北縣瑞芳鎮(今新北市瑞芳區猴硐大粗坑,父親入贅,身為長子的吳念真,過繼母系,從母親的家姓;自爆曾罹患憂鬱症[5],自承還在吃藥。現任新境界文教基金會董事之一,中華民國快樂學習協會理事長

早年生活

1952年7月29日為吳念真的真實出生日,1952年8月5日則是吳念真身分證上所記載的出生日(早期台灣社會均認為,如果嬰兒剛出生就去報戶口,日後小孩如果突然夭折會使家中各方面帶來不吉利,因此大多會等到一至兩個禮拜後,小孩比較健康或是穩定才去報戶口)。
1967年吳念真念完侯硐國小、省立基隆中學初中部,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故輟學到臺北某診所擔任藥劑員,且利用工作之餘就讀延平中學補校完成高中學業。

小說創作

1976年吳念真退伍後,開始從事小說創作,並進入輔仁大學夜間部會計系,白天則擔任臺北市立療養院圖書館管理員。其小說多以描繪社會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為主,頗受好評,曾連續三年獲得聯合報小說獎,並獲得第十屆吳濁流文學獎

影劇工作

1978年,吳念真開始接觸劇本創作。1980年,吳念真進入中央電影公司(中影)擔任編審,並在期間與時任中影製片企劃部副理兼企劃組長的作家小野結識成為好友,一起合作推動台灣新浪潮電影運動。
吳念真說,到中影工作前,很多朋友勸他何必到黨國色彩濃厚的單位做事。但他認為解嚴前台灣小說受到檢查,當時寫小說沒什麼用,應該用影像影響老百姓。
1989年,吳念真離開中影,擔任自由編劇。近年來吳念真轉向廣告業擔任廣告導演,拍攝許多膾炙人口的廣告片,也在舞臺劇方面多所活耀,擔任綠光劇團編劇及藝術監督。另外,以吳念真親自充當廣告主角的廣告頗受好評,近年來他曾擔任多部廣告的演員,也為不少廣告擔任配音員的工作。
1997年,吳念真以企業性廣告獲得第32屆金鐘獎,正式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榮獲金馬、金鐘、金曲(三金)得主(原著劇本獎、最佳資訊節目類主持人、最佳方言作詞人獎)。
2005年起,吳念真在台灣公共電視主持訪談節目《這些人 那些人》,介紹臺灣各階層人物的奮鬥小故事。現任「吳念真企劃製作有限公司」董事長,並為臺北藝術大學靜宜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之兼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