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人物介紹-蓉子

        蓉子(1928年5月4日[1],原名王蓉芷江蘇省揚州人。為藍星詩社詩人,主持後期《藍星詩頁》及《藍星一九六四》的編輯工作。代表作品為《青鳥集》。

        蓉子生於1928年。生長在基督教家庭中,又喜愛讀中國古詩,受到基督教聖詩與中國詩的影響。自小學、中學起就愛好閱讀詩,並嘗試創作詩文。早期詩風受到「五四」以來大陸詩人的影響。最早接觸的作家為冰心,曾被中學同學稱為「冰心第二」。曾受教於江陰輔實女中附小、輔實女中、省立楊中、上海華東區基督教聯合中學、南京金女大服務部實驗科、建村農學院等學校。畢業後短暫擔任過教師,後考進南京國際電臺,1949年隨著工作單位一同遷台。

        來台後,對陌生環境的新鮮感促使她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詩,受到許多前輩的讚賞,1951年正式發表在報刊上。195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青鳥集》,廣受讀者歡迎。1955年與詩人羅門結婚。然而後來因不適應現代主義思潮的進入加上走入婚姻家庭,有一陣子並未提筆寫作。幸而蓉子後來逐漸習慣家庭生活,也接受了現代主義文學的思想,1961年出版了與以往完全不同風格的第二本詩集《七月的南方》。此後的作品相較前期更加注重現代主義詩歌中所強調的意象。


        曾參加藍星詩社,主持後期《藍星詩頁》及《藍星一九六四》的編輯工作。 曾任中國婦女寫作協會值年常務理事中國青年寫作協會常務理事兼詩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

        蓉子在文學界裡的成就與貢獻有目共睹,更被稱為「現代李清照」、「不凋的青蓮」,「自由中國詩壇祖母輩的明星詩人」。余光中更讚賞她為「詩壇上開得最久的菊花」。

        創作以詩、散文為主,詩作尤豐。1953年出版的第一本詩集《青鳥集》,為戰後第一本女詩人專集,其後創作不斷,被譽為詩壇「永遠的青鳥」。

        曾獲頒國際婦女年國際婦女文學獎、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第一屆文學成就金鑰獎、英國國際學院榮譽人文碩士、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國際詩人獎及國家文藝獎等獎項。[3]在第一屆世界詩人大會與羅門獲「大會傑出文學伉儷獎」並接受菲律賓總統大綬勳章。1970年名字被登入在倫敦出版的《世界詩人辭典》中 。

        蓉子的詩風可分為前期和後期。早期以《青鳥集》為代表,句法活潑玲瓏,節奏輕柔,意象單純明澈,結構嚴整穩妥,抒情風貌含蓄。在《七月的南方》與《蓉子詩抄》相繼出版後,蓉子的詩風有了轉變。在現代新審美觀與新觀物態度的影響下,逐漸遠離了《青鳥》時期單純雋永的抒情世界。蓉子開始強調深入的思考與知性,向內把握住事物的真實性,追求精神活動的交感作用,使作品在現代藝術的新領域裏塑造交錯繁美與帶有奧秘性的意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